strus2 s:iterator 标签使用错误记录



s:iterator 标签使用错误记录。

<s:iterator value=”newMarriageMoveList” id=’tpNewMarriage’ status=”number”>
<tr>

<td>${tpNewMarriage.womanName }</td>
<td>${tpNewMarriage.womanIdNo }</td>
<td>${tpNewMarriage.womanLivingAddrDetail } </td>
<td>${tpNewM[......]

Read more

jsp实现自动登录实现源码介绍



jsp实现自动登录实现源码介绍。

一、什么是用户自动登录?

对于我们的网站向已注册用户提供某些专门的服务,比如网上购物、在线下载、收费浏览等等,就会要求用户在使用这些服务之前进入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进行验证。

如果用户经常访问我们的网站,假如每天都访问一次,或者好几次,那么用户每次都重复这些登录操作就会感到相当厌烦。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让网站“记住”那些在曾经登录过的用户。当该用户下次再来访问的时候,网站可以识别该用户,并为其自动完成登录过程。

二、基本思路

作为网站的编写者,我们无从知道坐在电脑前的那个人是谁。我们能够知道的是,访问网站的是[......]

Read more

如何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如何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因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组别等而存在差异,合作的学习效果是决定这种学习方式成败的关键,及时评价是对学习效果的有效反馈,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一、评价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看目标的达成。这是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一个小组能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说明小组合作是高效率的。
  2.看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习就是一个提高过程,如果没有提高则是无效的学习。在一个小组内,成员有不同的程度的提高,有的同学没有提高,而有的提高很快。在小组间,不同的小组的整体提高水平也是一个评价标准,有的小组整体提高快,[......]

Read more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评价机制的确立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评价机制的确立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评价机制的确立

张娟

    为了不断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我校开展的“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搭建了提高效率的平台,怎样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认真研究,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实施方案。总结如下:

一、明确职责
1、班主任负责划分各学习小组、选用各小组的组长、给各个组员编序号。学习委员负责统计每天、每周的评价结果,做到周评月总。

2、各小组组长负责督促组员[......]

Read more

浅谈数学课堂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

浅谈数学课堂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

作者:袁刚    文章来源:珙县教育信息网    点击数: 1382    更新时间:2007-8-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这一理念为指导,改革课堂评价机制,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使数学课堂评价更加合理、全面,充分发挥数学教学评价的教育、激励功能。

评价主体的多元

教学是一[......]

Read more

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

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

上传: 叶芳忠     更新时间:2012-5-25 9:12:49

                                                                            浅谈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

内容摘要  高效课堂是“汽车”,“那么评价机制就是那高速公路”,高效课堂要改革,评价机制要先行,本文以促进学生的学为主导评价思想,从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机制;建立小组合作互评机制;以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性,宽容性评价机制等方面出发,目的真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高效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关键[......]

Read more

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

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

当今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都在进行着小组自助型课堂教学模式,那么怎么才能使小组真正是在“学习”,而不是在“做秀”呢,怎么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呢,必然要对小组进行合理的评价,调动积极性。

我们的小组的划分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使每个小组都同时拥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优势互补”原则。以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班级名次为依据,我们学校一般的班级是50人,1-12名分别为12个小组的1号组长,13-24名为各组的2号组长,25-37名为3号组员,37-50名为4号组员,原则上1[......]

Read more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

Read more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者:赵振林    文章来源: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    点击数:30452    更新时间:2006-7-12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的当今社会,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表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这三个基本精神的实质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

Read more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此案例来自日本东京学艺大学附属小金井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

    单元名称为《问题追踪》。该单元以一篇说明文《拱桥的构造》(《教育图书》2002年版)为主。教师安排了由阅读、理解说明文人手,让学生从中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最后将调查结果以报告会的形式发布等一系列活动。下表(见下页)为单元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主要活动内容。

    从下表所示的单元教学基本流程中,我们看到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单元设计和教学过程。无论是单元的总体设计,还是教师的教学指导,都体现了一个鲜明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学生自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