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
当今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都在进行着小组自助型课堂教学模式,那么怎么才能使小组真正是在“学习”,而不是在“做秀”呢,怎么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呢,必然要对小组进行合理的评价,调动积极性。
我们的小组的划分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使每个小组都同时拥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优势互补”原则。以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班级名次为依据,我们学校一般的班级是50人,1-12名分别为12个小组的1号组长,13-24名为各组的2号组长,25-37名为3号组员,37-50名为4号组员,原则上1与23名,2与22名……搭配,然后根据性别、性格、学科优势等再做微调。
4 |
1 |
1 |
4 |
3 |
2 |
2 |
3 |
这样的座次方式既有利于“一对一”的小组互助,1号与4号,2号与3号,又有利于优生的发展:两个小组的1号2号挨着,可合作解决拓展拔高的疑难问题,再者将相对差的学生隔开,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班级的纪律,也创设了后进生转化的有利条件。
然而,现实中,十全十美的小组长往往很难找到,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培养。
借鉴 “组长沙龙”制度。即每月定时召开一次组长交流会议,及时解决小组管理的疑难困惑,交流小组管理的优秀做法,并对其中的“金点子”表彰奖励、加以推广。这样,每个组长甚至组员都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地为小组出谋划策,密切了组长的交流学习,也真正实现了英语课堂的自主管理。
我们建议在小组内部推行“一帮一,对对红”的政策。一般来说,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由能力较强的1号负责能力较弱的4号,2号负责3号,手拉手,齐头并进。这样不仅大大解放了1号组长,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而且使小组的各项工作都落到了实处,同时又在最大程度上迅速培养起了一大批2号学生,作为1号组长的后备力量,为小组的规则和规范建设打下了坚实
当然在课堂上我们也提出了最基本要求:
1.上课认真听讲,凡被老师点名批评或被组长提醒2次以上者,自动面壁思过一个课间。
4.课堂上不能体现团结、活泼、和谐、互助的团队精神,不能高质量、高效率学习的小组,将按小组人次给小组扣分。
5.在此方面表现突出,受到老师的称赞的小组,将按小组人数给予加1分奖励
此外,为了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还设定了小组口号,形成小组文化精神,要求班级内的每个小组每学期必须拥有一条属于本小组的口号,激励小组成员共同前进。我们借鉴了网上的一些做法。
四组: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658190100yj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