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优秀教案设计流程分析



高中必修二通用技术优秀教案设计流程分析。高中必修二通用技术优秀教案设计流程分析

2.2流程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流程的含义;
(2) 理解流程中时序和环节的意义;
(3) 通过对流程初步的分析和体验,养成依据科学的流程合理处理问题的意识;
(4) 能感受到流程在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流程分析的步骤,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学会阅读简单的不同形式的流程图,提高学生分析流程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分析流程关键环节以及非显性环节,其中非显性环节不易掌握。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都是一中培才学校的一份子,大家相聚在一起时一种缘分。在进入学校前要办理一定的手续,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新生入学手续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由那些具体事项组成? 现在我们开始分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分享,并填写下表
序 号 环 节 具体步骤
1
2
3
4

【复习回顾】相信大家已经将入学流程填写好了,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简单了解了流程的概念,并认识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流程,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1、流程的含义
2、组成流程的两大关键点
3、流程对生产生活的意义,试举例说明
二、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洗衣机的工作流程分析
介绍洗衣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再离心力的作用下,衣服和捅壁发生摩擦,之后被低压区吸引又与波轮发生摩擦;
二是衣服和水之间的摩擦;
三是衣服和衣服之间的摩擦,从而有了去污的效果。
波轮式洗衣机的流程是:注水→洗涤→排水→注水→漂洗→排水→脱水。
总结标准程序流程:环节中注水、排水、脱水环节各三次,洗涤和漂洗一共出现了三次。 流程的时序具有以下特征:先注水→……→经排水→再脱水;先洗涤→后漂洗。

【问题思考】从上面的图例我们可以获取什么知识呢?
①基本环节有4个(进水、洗涤或漂洗、排水、脱水)其中注水、排水、脱水环节各调用3次,洗涤加漂洗共用了三次。这是设置一次洗涤、两次漂洗所需要的。
②流程的时序,具有一下特征:
先注水→…… →经排水→再脱水;
先洗涤→后漂洗。
③选择与设定,包括水位、水流强度、洗涤程序3项内容;在注水同时,加入洗衣粉。
【案例分析2】奶粉生产工艺的流程分析
奶粉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乳的验收(感官检查:用肉眼去观察,生鲜牛奶是乳白色和淡黄色,不能有杂质,不能有异味。理化检验:以机器和电子手段对产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测定,以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细菌检验:菌落小于50万,芽孢小于100,耐热芽孢小于10。)
杀毒(巴氏灭菌杀毒法:巴斯德发明的灭菌消毒,其原理是利用较低的温度就可以杀死细菌并且保持原有的营养。)
真空压缩(牛乳中有87%以上的都是水,未经浓缩干燥的乳粉有很多缺点)喷雾、干燥(在喷雾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出粉。
三、流程图分析
1、【问题思考】阅读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思考并讨论怎样识读这张流程图?它表达了些什么?
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和时序
①先进行原料气(N2,H2 )的制取—制取环节
②气(N2,H2 )的净化,除杂质—净化环节
③用压缩机压缩—压缩环节
④氨合成—合成环节
⑤最后进行氨的分离,得到浓氨并将未完全反应的N2、 H2 送回合成塔,再循环加工利用—分离环节
【课堂实践】请同学们将新生入学报到的过程用流程图表达出来
2、流程的表达
流程的表达形式:流程的表达有多种形式,有图形、符号、表格、框图等,其中最常用的形式是框图,因为这种形式既简单又明确。
(1)方框流程图:《技术与设计1》中产品的设计过程就是一个流程。用箭头表达时序,方框表示某个事项或活动,单向箭头表示事项或活动的顺序关系。
(2)文字表达:作息时间表
(3)表格表达:课程表
(4)图示表达:
程序流程图:在编制计算机程序时,经常要用程序流程图来表示算法,流程图中的方框、菱形框表示一定的环节,箭头表示程序流动的方向。
(5)模型表达
(6)动画演示
【课堂实践】观看“神州六号发射”视频,将其用框图表达出来。
3、动手实践,巩固拓展
请各个小组分析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的流程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流程的意义以及如何分析流程图。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多个与同学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学生对生活的实例十分的感兴趣,达到了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开开心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中采用了小组讨论与实践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本节课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流程不容易向同学们介绍,课程内容过多,学生不易接受。在授课中时间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把握不够好。